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专题复习 题型二 地理事象判断型综合题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14-05-05 9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

一、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____
地,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
2016-11-27更新 | 121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度高三考前信息卷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图1为世界部分地区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D地
E地
降水差异


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大利西西里岛(图1中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2中的_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__(填数字)。
综合题 | 适中(0.64)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及河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天津市宝坻区西北距北京市85千米、南距天津市中心区73千米,东距唐山市105千米,多条高速道路贯穿全境,地热温泉丰富。国内某知名企业8年间在此投资200多亿元,在一片盐碱荒地上建设了别墅度假村。
材料三:我国三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1)材料一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该区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是        。西北部地形以        为主。
(2)材料一所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这里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不合理灌溉易出现           
(3)简要分析别墅度假村选址宝坻的原因。
(4)材料三显示现阶段天津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是           ,与浦东、深圳相比,
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滨海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主要措施可能有哪些?
2016-11-26更新 | 10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综合题 | 适中(0.64)
5.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风力、流水、冰川、波浪四种外力中,图示地区受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明显。这两种外力不仅影响图示地区,而且对我国的广大地区都有影响。它们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我国多样的地表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种在它们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沉积地形。
(2)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湖北省B.河北省
C.吉林省D.广东省

(3)从图中气候资料来看,此地最冷月与最热月的温差超过________℃,比同纬度的多数地区温差都大,造成此地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哪个地段?简述理由。
2014-05-05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专题复习 题型二 地理事象判断型综合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1,2,4
2
自然地理
3
区域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题
10.4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20.85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判读人口金字塔图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30.6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40.64区域可持续发展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50.64区域可持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