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2年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卷
海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14-07-08 1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地理、选修地理、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的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强降水。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地理知识,与暴雨联系不紧密的地质灾害是(     
A.崩塌B.地震C.滑坡D.泥石流
2.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D.利用气象卫星
3.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袭击沿海地区B.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2016-1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卷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约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
5.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D.太阳高度不同
2016-1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卷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B.水文灾害C.生物灾害D.地质灾害
7.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D.环境受到污染
2016-1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卷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多山的地貌
③强烈的地壳活动 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10.形成我国受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灾次频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4-07-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海南岛属于我国的(   
A.海洋灾害带B.东南沿海灾害带C.东部灾害带D.中部灾害带
2016-11-26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为( )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D.伏旱、洪涝、冻害
2016-11-26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下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以上材料说明( )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
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14.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B地的经济更发达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D.B地抗震能力更强
2016-11-26更新 | 9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