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云南 高一 期末 2021-02-07 1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每年11月,当地球通过坦普尔-塔特尔彗星遗留的碎片带时,狮子座流星雨便如约而至。图1为“坦普尔-塔特尔彗星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2为“流星雨形成原因示意图”。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能正确表示彗星形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狮子座流星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彗星散落物质经大气上界时液化B.彗星散落物质受太阳吸引坠落燃烧
C.彗星散落物质被太阳风吹向地球D.彗星散落物质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
3.观测流星雨的最佳地点应具备的条件有(     
①多晴天,云量较少②离市区较远,光污染少③海拔高,大气稀薄④气候湿润,距海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周期。2019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家海洋大气管理(NOAA)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于2020年1月前后开始,下图为“近年来观测到的第24个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4.太阳黑子主要位于太阳的(     
A.色球层B.光球层C.日冕层D.日核
5.据图推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太阳黑子峰值将出现在(     
A.2020年前后B.2031年前后C.2025年前后D.2040年前后
6.当25个太阳活动周到来后,最可能出现(     
A.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影响B.极夜出现范围持续扩大
C.极地平均气温逐渐下降D.指南针的指针出现偏差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0年5月27日凌晨2点10分,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8300来的突击营地出发,冲顶珠峰。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了珠峰的“新身高”8848.86米!据报道,此数据为雪面海拔高程。2005年测得的岩面海拔高程是8844.43米,雪面海拔高程是8847.9米。下图为“珠峰海拔高程测量示意图”。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测量队员选择凌晨登顶,主要是因为此时(     
A.对流运动较弱,风力较小B.积雪量比较少,易于攀登
C.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D.体感温度适宜,节省体力
8.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理论上大气的(     
A.压强逐渐升高B.温度逐渐上升C.密度逐渐减小D.含氧量逐渐上升
9.珠峰“新身高”的变化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A.B.C.D.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万米海底,通过声学通信系统传来潜航员的声音“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下图为“马里亚纳海沟位置示意图”。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0.“奋斗者”号从海洋表面下潜过程中,监测到的海水温度变化最接近的是(     
A.B.C.D.
11.当“奋斗者”号潜入万米海底时(     
A.舱外环境一片漆黑B.舱内压强较舱外高C.舱外生物丰富多样D.舱内外温度差异小
12.下列关于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莫霍界面深度较周围陆地深B.有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地震时海上船舶会上下颠簸D.海沟东西两侧易形成密度流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贵州荔波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锥状峰丛的典型代表(下图),图示地区山麓森林林相整齐、树冠浑圆。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3.荔波锥状峰丛属于(     
A.冰川地貌B.海岸地貌C.喀斯特地貌D.雅丹地貌
14.图中地貌分布的山区(     
A.洞穴系统较发育B.土层深厚且肥沃C.玄武岩分布广泛D.地质条件较稳定
15.图示地貌区山地的典型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为适应自然环境,西北旱作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如图所示),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改善土壤温度,三是生态效益好。结合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6.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膜外水下渗B.抑制土壤水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D.增加大气降水
17.地膜覆盖可延缓夜间地表热量损失,其保温效果类似(     
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大气反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18.关于使用地膜的生态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使用B.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
C.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D.减少土壤含水量,防治水土流失
2021-02-06更新 | 43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