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 高三 二模 2021-03-05 3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选修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莨纱,亦称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纱制作工艺独特,需要耗时半个月,历经数十道工序,被誉为纺织品“软黄金”,仅产于广东顺德、南海。独特的晒莨历程,是薯莨汁液和阳光、水、泥土发生接触与反应的过程,气温太高会使莨纱变硬变脆,气温太低则影响晒制。制作莨纱以蚕丝织成的提花纱罗织物做坯绸,将薯莨茎块的汁液(含有凝胶与单宁酸)多次涂于练熟的坯绸上,晒干后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再用河流中含氧化铁成分的泥土均匀地涂于织物表面,经水洗后,胶状物变成黑色,使织物成为正面呈乌黑色而背面是黄棕色的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当地主要的产纱时间是(     
A.2~3月B.4~5月C.7~8月D.9~10月
2.茛纱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技术D.劳动力
2021-03-05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在研究全新世气候变迁的时候,常把高属孢粉和藜科孢粉的比值(A/C)作为街量指标。蒿属孢粉往往反映气候湿润,藜科孢粉则代表气候干旱。下图示意八达岭长城附近的高藜(A/C)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甲时期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寒冷B.温暖C.干旱D.湿润
4.乙时期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气环流状况是(     
①西北季风增强②西南季风增强③东南季风增强④东北季风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3-05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下图为青藏高原生态地理分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考察发现,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区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6.①、②、③、④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最先进入枯黄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下列说法与实地考察结果不相符的是(     
A.①区高原森林储蓄量上升,特有物种存在减少的风险
B.②区青稞适种的潜在区域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有下降
C.③区冰崩、冰湖溃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率减少
D.④区内6月到9月时段植被覆盖率以及绿化程度增加
2021-03-05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到2016年底,我国备美专业村达到60473个。其中,经济总收入超亿元的专业村2398个,超十亿元的151个;专业村从业农户达到1746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总敏的80.4%;专业村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2元,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高出13.8%.在大量乡村里现空心化、贫困化的情况下,专业村镇往往展现出持续的发展活力。下图示意专业村镇形成与发展因素分析框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专业村镇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①市场②地形③资源④技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皖南地区专业村镇的主导产业最可能是(     
A.苹果B.茶叶C.水稻D.蔬菜
2021-03-07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对流层逆温是下冷上热的现象,逆湿就是下湿上干的现象。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2010年9月~2011年8月流沙前缘近地面2.0m与0.5m高度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010年9月~2011年8月,有关当地逆温逆湿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9月开始出现逆温现象B.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
C.10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D.逆湿现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显
11.流沙前缘的逆温逆湿现象会(     
A.促进植物生长B.加速流沙扩展C.增加区域降水D.加剧风力侵蚀
2021-03-05更新 | 87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发现,生长于高密度群落内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个体敏量会逐步减少,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和人工植物群落中。我国某研究团队在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发现,该自然区山地南坡的乔木鲜落和灌木群落在树高和冠幅直径两项指标与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见下图,图甲1、图甲II为乔木群落的相关指标,图乙1、图乙II为灌木群落的相关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研究区内(     
A.乔木群落的林分密度大于灌木群落
B.灌木群落的冠幅直径大于乔木群落
C.乔木群落的树高对林分密度的影响小于灌木群落
D.灌木群落的树高对林分密度的影响小于冠幅直径
13.该自然区内,乔木、灌木的树高和冠幅直径引起林分密度出现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C.土壤肥力D.海拔高度
14.研究区附近人工种植的杨梅林与天然乔木群落相比(     
A.林分密度更高B.树高与林分密度的关联度更低
C.冠幅直径更小D.冠幅直径与林分密度的关联度更高
2021-03-05更新 | 40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