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山西 高二 期中 2021-04-01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地形对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措施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地势起伏、地面玻度以及坡向特征,并通过对热量水文的地表再分布影响城市土地的空间布局状况,下表显示2001年、201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度的相关特征统计。

年份类型0°-5°5°-15°15°-25°>25°
面积/km2%面积/km2%面积/km2%面积/km2%
2001耕地12042.6926.0119252.7241.5910312.2122.274689.4610.13
草地1275.1531.011804.5843.88771.0618.75261.506.36
林地1227.554.017646.6624.9910025.0632.7611700.8438.24
未利用土地13.2936.4113.0335.685.7215.674.4712.23
建设用地235.6455.62167.4939.5418.344.382.160.51
水域303.0237.74352.343.88100.0612.4647.545.92
2016耕地11681.0025.6718981.3341.7110215.9822.454633.4210.18
草地1211.0930.331759.4144.06762.6619.10260.156.51
林地1205.643.937662.2224.9710077.3532.8411739.5438.26
未利用土地17.5223.4025.3933.9117.7123.6514.2619.05
建设用地678.7757.19449.5637.8852.574.436.010.51
水域304.1137.28357.8343.86103.7812.7250.126.14

注列方向的%表示不同坡度分级占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百分比。

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度的相关特征统计

1.下列说法与201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状况相神的是(     
A.耕地面积随坡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B.林地面积随坡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C.坡度对建设用地影响最小
D.每种土地利用类型在5°~15°占比均最大
2.与2001年相比,201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有明显变化、表现在(     
A.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各坡度增长幅度相同
B.耕地面积减少,0°~5°减少面积最多
C.草地面积减少,坡度>25°减少幅度最大
D.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各坡度变化幅度最大
3.重庆市水域面积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B.三峡大坝建设
C.城市化水平提高D.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2021-04-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年均榆沙量为10亿吨,主要为粉砂和钻土。含沙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输出的泥沙有95%以悬移方式入海,在漏斗状河口处未形成宽阔的水下三角洲,却有世界自然奇观——涌潮,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亚马孙河含沙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A.湿季含沙量大,干季含沙量小B.干季含沙量大,湿季含沙量小
C.热季含沙量大,凉季含沙量小D.热季含沙量小,凉季含沙量大
5.亚马孙河河口未形成宽阔的水下三角洲原因是(     
①河流输沙量小②河口地势起伏大③河流泥沙粒径小④强烈的的潮流作用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6.与我国钱塘江大潮相比,亚马孙河口的涌潮更为壮观原因是(     
A.河口呈喇状B.纬度低,天体间引力大
C.亚马孙河流量大D.迎岸风风力大
2021-04-0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我国某河流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湖河共同影响。为成少潮流对下游河床的影响,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降水存在明显季节差异的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B.洋流
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图示河流河口水闸关闭时间(     
A.春季最长B.夏季最长C.秋季最长D.冬季最长
9.河口水闸关团时,会促使图示地区水闸以上河段(     
A.河流水质下降B.泥沙沉积量增加
C.泥沙沉积量减少D.河流含沙量增加
2021-04-01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工业结构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第三阶段的工业部门可能包括(     
A.钢铁、煤炭、玻璃B.机器人制造,医疗、纺织
C.炼铝、石油化工、精密仪表D.生物制药、信息技术,新能源
11.该城市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之后,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该城市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A.原有钢铁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B.国家政策支持,交通便利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关产业的需要D.受工业惯性影响,搬迁成本高
2021-04-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次水湖,曾经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唐宋时前,面积达到八百里.被称为“八百里洞庭”。洞庭湖面积扩大与汉江平原的形成有关,而江汉平原的形成与泥沙堆积有关,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分别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的两侧,之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洞庭湖面积整体减小(如下图所示),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洞庭湖水文特征出现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结合材料,分析唐宋时期出现“八百里洞庭”的主要原因(     
A.气候暖湿,补给水源增加B.湖盆断裂下陷,长江汇入水量增加
C.湖盆泥沙堆积,水位抬高D.较长江北岸地势低,长江汇入水量增加
13.自1664年以来,洞庭湖面积整体缩小原因是(     
①地质、气候环境改变②长江上游水土流先严③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④大规模围湖造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4.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洞庭湖水文特征出现明显变化表现在(     
A.枯水期时间推后B.枯水期水位下降
C.枯水期缩短D.含沙量增加
15.结合洞庭湖的变迁示意图,推测洞庭湖湖底的地势特征为(     
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
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高、西南低
2021-04-0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根据联合国统计,1990~2020年世界老龄化的平均速度为2.5%,而中国为3.3%。右图示意日本韩国、中国及世界平均65苏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代表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7.下列关于日本、韩国、中国及世界老年人口变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0年,日本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B.2000年,世界各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C.2010年,日本老年人口数量是韩国的2倍
D.2000年.中韩两国老年人口数量相当
18.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平均寿命大幅延长提高了老年人口比重,我国当下已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现象将会造成我国(     
A.短期内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B.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
C.出生率水平继续下降D.人口性别结构失调
2021-04-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