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10118398

植被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在受干扰后的恢复过程或在裸地上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19世纪中期以来北半球山地冰川普遍开始退缩,冰川退缩区域的植被演替是典型的原生演替(是指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行为),下表是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后10块样地编年序列上优势种群的密度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棘在10号样地存在的时间可能为
A.80~90年B.50~60年
C.20~30年D.0年
2.关于优势种群物种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退缩10年时最丰富B.同一样地先增后减
C.10号样地最丰富D.早期较晚期更丰富
3.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贡嘎山地区
A.森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上升B.裸露的冰碛地貌规模扩大
C.雪线高度明显下降D.冰川质量提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出现在小暑和秋分之中,一般是指长江流域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十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三伏期间,下图中四地降水最丰富的是
A.AB.BC.CD.D
2.下列有关长江流域三伏期间天气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受初夏降水多的影响,流域水域面积广,空气湿度大,所以天气闷热
②三伏期间是长江流域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时段,获得的光热最多
③入伏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多于支出,地面累热量达到最高峰,低温高
④7、8月份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③④
2017-06-23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夏塔古道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天山峡谷通道,玄奘西行中的凌山(木札尔特雪峰)在峡谷的尽头。2021年暑假,某地理研学团员在迎着木扎尔特雪峰行进的沿途中,用水印相机拍摄了一张行进时的照片(下图),团员们还发现两侧山坡上雪岭云杉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左侧山坡上仅零星分布,而右侧山坡上却漫山遍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照片中的地理信息,推测图中的人前进的方向(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
2.造成雪岭云杉在两侧山坡上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B.土壤C.热量D.水分
3.《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玄奘途经凌山时的见闻,译文摘要:山谷积雪,寒风凛冽,灾害多发,侵犯行人。由此经过,不能大声叫喊。稍有违犯,易引起狂风大作,沙石如雨,遭遇者大多丧命。推测文中的灾害及其多发的时间是(     
A.泥石流,春末夏初B.雪崩,夏末秋初
C.泥石流,夏末秋初D.雪崩,春末夏初
2023-02-03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相对湿度,指实际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下图为我国南方相同生存环境下灌草丛、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内夏季相对湿度日变化图。森林具有降温和增湿效应,对温度变幅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相对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高低B.降水多少C.蒸发大小D.植被盖度
2.若灌草丛演替为常绿阔叶林,则其内(     
A.气温升高,湿度变大B.气温降低,湿度变大
C.气温、相对湿度季节变化减小D.气温、相对湿度季节变化增大
2023-05-13更新 | 3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