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1 题号:10124659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3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的空间格局呈现“北增南减”的变化,尤以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增长最为明显,使东北三省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区,但受自然灾害影响,该地区水稻单产波动较大。

材料二: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于2019年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完全建成之后,每年可向我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有效缓解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天然气紧张局面。

材料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下图)。


(1)简析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面积扩大、产量增多的原因。
(2)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简述在中俄东线北段(科维克金气田一大庆)天然气管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4)分析中俄东线天然气工程建成后,对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0·河南·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来,河南省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河南省耕地流转发生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耕地流转发生率是指土地使用权已流转的耕地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材料二   河南省地形分层设色图(左图)和2017年耕地流转发生率(右图)及农户耕地流转特征(下表)。


特征分类全省(%)特征分类全省(%)
流转规模0.33公顷以下73.01流转年限5年以下48.84
0.33~0.67公顷21.685~10年8.52
0.67公顷以上5.3110年以上42.64
流转租金7500元/公顷以下31.98流转对象本村人71.08
7500~15000元/公顷36.94
15000元/公顷以上31.08外村人28.96

(1)从地形角度,描述河南省2017年耕地流转发生率的分布差异。
(2)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该省平原地区耕地流转发生率产生的原因。
(3)根据表格,提出该省未来粮食增产的具体措施。
2023-01-04更新 | 8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梅口感香甜,有“奇迹水果”之称。西梅耐寒、耐旱,生长期须有充足灌溉用水,目前,在我国新疆、河北等地有小规模种植。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智利引入西梅种植,主要产地为瓦尔帕菜索和马乌菜地区(下图),每年9月进入开花期,次年2月进入采收、加工期,鲜果和干果可全年供应。2014年,智利西梅出口量赶超美国、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西梅出口国和中国最大的西梅进口供应国。目前,智利已与全球64个国家签订了多个自由贸易协议。

(1)说明瓦尔帕莱素有利于西梅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智利西梅出口量后来居上的原因。
2021-04-22更新 | 30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拂.目前,这些区域已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每年棉花采摘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自然状况分布图。

(1)长绒棉主要分布在____(绿洲或沙漠),分析该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列举该区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各一条)。
(3)在该区扩大棉花种植,对当地环境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018-07-02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