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01730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区,气候宜人,具有“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的舒适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防的需要,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在此建厂,十堰发展成为我国的“汽车城”。先厂后城,是十堰独特的城市发展特点,在十堰城区随处可见林立的高楼大厦。

材料二   十堰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十堰汽车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部分生产基地陆续迁至襄樊和武汉,2003年东风汽车总部从十堰搬迁至武汉,十堰面临工业空心化。痛定思痛之后,十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解决束缚其发展的难题。如今的十堰正在吸引着东风汽车公司的一些板块企业回流,“汽车城”焕发了新的生机。


(1)说明十堰气候具有“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舒适感的原因。
(2)简述十堰城区高楼大厦林立的地理原因。
(3)改革开放后,十堰汽车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请说明原因。
(4)分析如今的十堰吸引一些汽车板块企业回流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大珠江为核心,覆盖滇、黔、桂、粤四省区大部分地区的珠江流域,正逐步形成我国南部地区继长江沿岸经济带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走廊大珠江流域经济带。
材料二:随着我国大气污染的集中快速出现,复合型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据检测,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中有机物多达110种,其中30多种对身体有害。除影响能见度外,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冶金和造纸工业、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稻秆、树木等)燃烧是造成空气中细小颗粒增多的主要因素。
(1)珠江三角洲最具特色的农业是________,形成这种农业生产形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城市圈的形成,其共同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轻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今后珠江三角洲消费的能源中,比重将增加的是(   )
①石油 ②天然气 ③火力发电 ④水电 ⑤核电
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
(4)你认为要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气污染,除了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三点)
(5)要完善大珠江流域交通网,其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联系需克服的天然障碍分别是东部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__。
2017-02-17更新 | 2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亚马孙雨林部分分布地区(斜线部分)及周边示意图,雨林地区城镇稀疏。

材料二位于图1中沿海甲处的沙漠,每年向内陆延伸20厘米。该沙漠年降水量达1600毫米,每年1-6月的降水造就了“湖沙相拥”的著名景观。图2为其“湖沙相拥”景观图。



(1)亚马孙雨林的生态价值主要有____,____,____
(2)从此地盛行风的角度,分析甲处“湖沙相拥”的形成过程。
(3)简析雨林地区城镇稀疏的主要原因。
2022-02-13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在全国2.2%的土地上集聚了全国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第一大城市群,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崇(明)-苏大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材料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图”

(1)图中“长三角”城市群成我国第一大城市群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上海所具的优势生产要素及其向周边地区辐射的主要联系方式。____
(3)上海大都市优势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辐射有利于周边地区____
(4)简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____
2022-12-25更新 | 4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