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数量变化 > 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10244802

下图示意城市化发展过程。X轴为时间轴,表示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Y轴为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城市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差额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图中abcd分别表示城市化的四个不同阶段,其中abc为城市化的一个周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c表示
A.集中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肥市处于图中城市化d阶段B.目前发达国家处于图中场中城市化b阶段
C.c阶段城市发展速度较a阶段快D.城乡差距变化对图像振幅不断变化起主要作用
3.下列与图中人口迁移强度总体变化量正相关的是
A.个人意愿B.交通C.文化D.经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        
①空间距离   
②交通方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地形阻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       
A.山西、青海B.广东、安徽
C.云南、北京D.山东、内蒙古
3.该图说明(       
A.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
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
C.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
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
2018-12-03更新 | 4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14.1178亿,年平均增长率0.53%,比上个十年下降0.04个百分点;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5.07;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达到13.5%,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年提高至9.9年。据结果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2601.25万人,成为全国第一大人口省份,人口已经超越河南。下图示意历次人口普查广东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北斗导航系统D.GPS
2.下列属于“七普”反映出的我国主要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过高B.老龄化问题突出
C.劳动年龄人口素质降低D.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3.下列不属于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超越河南省的原因的是(     
A.宗族思想浓厚,生育率较高B.经济发达,人口流入量大,
C.医疗卫生水平高,人口死亡率低。D.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人口流入
2022-06-12更新 | 12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为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中部分分区的“五普”“六普”“七普”人口数量变化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阶段东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
“五普”至“六普”人口数量变化率/%4.2752.053.51
“六普”至“七普”人口数量变化率/%-11.3524.2217.23

1.推测两个阶段中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率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人口出生率上升D.人口外迁量增加
2.两个阶段中,华南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率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城镇化的速度B.产业结构变化C.环境人口容量D.经济发展水平
2023-09-28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