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7 题号:1036528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它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中心,北至长城沿线,南至鄂西北地区山前地带的河岸台地。仰韶期处于原始农业阶段,考古发现了大量石斧、石铲等农耕石器。在仰韶期,淮河下游基本无人类分布,人类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的河岸台地上。下图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亚热带北界变迁图。



(1)与现代相比,描述仰韶期亚热带北界的位置差异。
(2)推测仰韶期相对于现代亚热带北界位置差异的原因。
(3)说明仰韶期人类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的河岸台地上的益处。
(4)分析淮河下游滨海地区仰韶期文化遗址极少的自然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南麓,是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下游河谷底部平坦开阔,水中沙洲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水流分汊,水系犹如姑娘的发辫一般,形成辫状水系。下图为拉萨河辫状水系景观图。

(1)说出图中景观位于拉萨河下游的理由。
(2)简述拉萨河中沙洲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的过程。
(3)解释拉萨河辫状水系的形态特征对河谷耕地的影响。
2024-05-12更新 | 20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甲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钨矿、森林、旅游等资源,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丘陵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概述甲河流域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2)若甲河流域西北部地区植被遭受破坏,将对东南部地区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经济发展应与当地资源、环境相适应。试对甲河流域三大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11-02更新 | 2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下河地区为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内的一片凹陷洼地,历史上为古湖泊,随着湖底淤泥显露,该地区逐渐得到开垦,自东向西顺应地势起伏形成高爽地(地势较高、环境干爽、不易积水的地带)的大圩、低洼地的小圩、湖荡区的垛田三类不同的农地景观。垛田为就近取土堆叠成垛,在水面上形成岛状高耸田块;小圩是农民用河泥、肥料在淤泥层上堆叠而成,形成里低外高的格局;大圩主要通过外侧围堤围合而成,内部改造较弱。湖荡区聚落规模大、数量少;高爽地聚落规模小、数量多。近些年来,随着防洪能力的提升及其他原因,里下河平原不同类型农地高程逐渐趋同。垛田于2014年入选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里下河灌区于2021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三种农地类型的剖面。



(1)判断里下河灌区垛田、小圩、大圩耕地破碎化程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湖荡区聚落规模大、数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指出里下河地区农地景观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示。
2023-01-11更新 | 4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