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10368030

黄河中游河()()区间干流河段长725千米,流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推成部分,流域面积在000平万千米以上的较大支流有21条,打坝淤地是该区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批区将流域现存大型淤地坝数量和大型淤地坝布设潜力的比值称为淤地坝布设强度。下图示意河龙区间淤地坝布设强度与限制区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龙区间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由于
A.年降水量丰富B.河网密度大
C.土壤易受侵蚀D.植被类型单一
2.河龙区间淤地坝布设强度总体为
A.中部地区最高B.由东向西增大
C.南部高于北部D.随河流密度增大
3.对于淤地坝布设强度较高的地区,淤地坝工作的重点是
A.合理规划B.加固除险C.开发耕地D.植树造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下图示意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2023-05-10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陕北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起,该地区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0—2010年期间,该地区年降水量增加了95.94毫米。下表为2000—2010年陕北地区退耕区和未退耕区(采取其他修复措施)的土壤侵蚀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年土壤侵蚀强度(吨/公顷)
2000年2010年
未退耕区梯田16.7415.84
坡耕地41.5729.12
平均38.4127.43
退耕区原梯田15.2114.58
原坡耕地50.6626.30
平均48.4225.52
1.据表中可推断,陕北地区(     
A.坡耕地面积较小B.梯田土壤较紧实C.退耕区坡度较大D.未退耕区降水多
2.2000—2010年间陕北地区未退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情况,反映该地区(     
A.极端暴雨频率降低B.地形破碎程度减小C.植被破坏程度减轻D.雨季坡面径流减小
2022-06-18更新 | 3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坑内蓄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的功能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B.促进林木生长C.保持水土作用增强D.减小风力
2.下列适合建鱼鳞坑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2022-08-13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