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3 题号:1036894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湖又称冰川湖,多分布于现代冰川的前缘、侧缘以及古冰川谷、古冰斗内。冰湖受形成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发生溃决。目前冰湖溃决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热杰错冰湖湖面海拔为5420m,冰湖前端湖堤由冰碛物组成;冰湖于1992年9~10月间发生溃决,溃决前冰湖与冰川相连;现场调查发现,冰川已退至冰湖后缘220m处的断裂面,且发现该区间有冰川滑(擦)痕。下图示意西藏局部地区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分布及热杰错溃决冰湖全貌。


(1)分析喜马拉雅山东段和横断山脉北段冰湖较多的原因。
(2)指出此次热杰错冰湖发生溃决的原因。
(3)该地区冰湖溃决易引发泥石流,试说明其形成条件。
(4)预测气温升高在短期内对该地区冰湖的影响。
2020·湖北武汉·二模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西北部面积最大的高山内流湖,湖泊位于山间封闭的盆地内部。受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1960-2018年赛里木湖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面积增加了8.99km2,增长率为0.05%。湖泊面积的变化反映了湖泊水量的收支状况。

湖冰冻融过程(开始结冰到完全冻结属于冻结过程;开始消融到完全消融属于消融过程)与气候和湖泊自身条件密切相关。图1显示了2017-2018年赛里木湖冻结与消融过程。图1左上的参数日期均采用儒略日(例如1月16日为年内第16d、2月1日为第32d)等等”。图2为位于赛里木湖畔的温泉气象站1980—2014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1)说明1960—2018年赛里木湖面积变化及过程。
(2)推测图中西南湖岸最早形成湖冰的原因。
(3)据图2分析1980—2014年赛里木湖湖冰的冻融时段及理由。
(4)为维护赛里木湖优美的环境,简述该地区畜牧业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2022-04-13更新 | 20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冻土区气温升高造成冻土融化。由于这种融化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石灰岩地区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很相似,故称为“热喀斯特”作用;由其形成的低洼地积水成湖,称为“热喀斯特”湖。研究人员在北极地区11个“热喀斯特”湖72个地点捕获了湖底冻土层释放的甲烷气泡(如下图所示)。


分析“热喀斯特”作用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0-04-03更新 | 4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脉是“冰川博物馆”,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地,也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绝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显著的变暖,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地区的降水略有上升,但趋势并不显著。喜马拉雅山脉毗邻的南亚是人为污染物(矿物能源的使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暗色物质)排放最为严重的地区,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加速萎缩。下图为冰川融水在冰川末端形成了大量的冰湖,冰湖不稳定。



分析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加速萎缩的原因,并从水资源和水文灾害等方面说明冰川加速萎缩对区域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2-04-13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