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1 题号:10403864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三角洲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A.先向北后向南移B.先向南后向北移
C.向北移D.向南移
2.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平面上升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④地壳变动频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海侵时,关于河流的推断合理的是(     
A.入海河流数量最多B.河流的流量最大
C.河流的含沙量最大D.河流流程达最长
2020·福建三明·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下时段中河段河道变宽的是
A.1991年B.2000年C.2007年D.2011年
2.关于图中所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河段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②河道宽窄的变化与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关 ③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投入运行 ④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大可能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06-12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地貌成因模拟实验设备示意图。实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斜坡上铺一层较厚的土壤(颗粒粗细不一),打开水管,使水流呈线状,待甲处模拟的地貌较为明显后,关闭水管。第二步:甲处晾干后,打开电吹风并控制风速,待部分堆积物被吹离甲处后,关闭电吹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步实验在甲处模拟了(     
A.三角洲B.河漫滩C.洪积扇D.U形谷
2.第一步实验中,甲处模拟的地貌(     
A.沉积物分选性较好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山高谷深,坡度大D.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3.第二步实验中,甲处模拟的地貌(     
A.经风力磨蚀作用形成B.形成过程与丹霞地貌相似
C.经风力沉积作用形成D.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2023-01-07更新 | 16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受河流的水沙运动与海洋动力等因素影响。2002年小浪底水库开始进行调水调沙实验,通过人工调控洪水,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影响入海口陆地面积变化。下图示意1996-2018年黄河入海口造陆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6-2018年黄河入海口海岸线(     
A.持续向陆地蚀退B.先向陆地蚀退,后向海洋推进
C.持续向海洋推进D.先向海洋推进,后向陆地蚀退
2.推测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的起始时期是(     
A.2004-2006年B.2006-2008年C.2008-2010年D.2010-2012年
2022-10-08更新 | 4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