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0721797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下图分别是“太姥山景观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塑造太姥山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侵蚀作用、搬运作用B.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堆积作用D.风化作用、堆积作用
2.图中序号能代表形成太姥山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③——冷却凝固B.②——变质作用
C.④——重熔再生D.①——沉积作用
17-18高一下·福建福州·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干涸湖底,可以见到外观如同古城堡的雅丹地貌景观,俗称“魔鬼城”。我国北魏学者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中对雅丹地貌做了科学的解释:“浍其崖岸,余溜风吹。”并称此处“少禽多鬼怪”。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雅丹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雅丹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
2.据图判断,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最可能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正北风D.西南风
3.郦道元称此处“少禽多鬼怪”,“鬼怪”声音的来源最不可能是(     
A.昼夜温差大,冻融频繁B.风卷沙石,扑打岩体
C.声音来回激荡,产生回声D.风力强劲,呼啸声大
2021-12-29更新 | 2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8年7月,中国贵州的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下图为梵净山著名的“蘑菇石”,由许多层状变质岩堆叠而成, 上粗下细屹立在悬崖边。


完成下面小题。

1.该蘑菇石上粗下细特征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外力侵蚀B.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D.变质作用
2.梵净山没有雪线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B.海拔较低
C.光照强烈D.降水较少
2019-09-11更新 | 2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比拉大沙丘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全长2700米,宽500米,高114米,160年前只有35米高,现在仍在不断增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比拉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地壳上升D.风力沉积
2.比拉沙丘不断增大的主导力量是()
A.极地东风B.中纬西风C.东北信风D.西南季风
2017-08-03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