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9 题号:1086513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准平原是地表经过长期剥蚀几乎被夷平,成为起伏微弱的“老年期”地形,这个准平原的地形面,也被称为夷平面。海于山位于川西高原理塘与稻城之间的古冰体遗迹,说山不是山是一个宽广的高原面,平均海拔4500米,其南北走向93千米,东西延绵47千米,面积达328平方千米,大大小小的的花岗石漂砾(砾石)组成的石河、石海及大大小小浅平的湖泊1000多个,目光所及没有树木、河流,就连野草也只是偶尔丛生在沟谷里,“蛮荒”得像是“勇气号”拍摄的火星表面。



(1)简述海子山的形成过程。
(2)分析海子山湖泊众多的原因。
(3)海子山“蛮荒”得像火星表面,野草也只是偶尔丛生在沟谷里,试分析其原因。
19-20高二下·福建三明·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近年来,欧洲出现暴雪天气增多。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欧洲暴雪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联。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冰川地貌差异。
2020-12-26更新 | 60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学基地考察。他发现,洞外崖壁夏季细流潺潺,冬季冰锥倒悉,洞内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态结构各异;(1)前者由洞顶向下生长、上粗下细,后者相反(下左图);(2)二者横切面虽都呈同心圆状(下中图),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实心,后者整体实心:(3)前者纵切面下端纹层(沉积微层理)下凹,后者纹层上凸(下右图)。



(1)上左图所示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结合图文信息,在下图框中适当位置,分别绘出石钟乳和石笋的外部形态,并用箭头示意垂直方向的生长趋势_______

(2)结合上中图,简述石钟乳横切面岩石微层理结构的特点及各层年龄关系。
(3)结合上右图,指出石笋纵切面沉积微层理弯曲的方向及弯曲度的变化,并推测洞内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可能因素。
2023-06-28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西澳大利亚州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州,地广人稀,铁矿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仍保留原始状态。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澳大利亚州的德格雷河三角洲发育有大规模的鲕粒滩(如图1)。鲕粒内核物质与河道内沉积物一致,外围被碳酸盐包裹。鲕粒形成的年代从河口向外距今越来越近。三角洲附近的海岸带潮差大,海水碳酸盐浓度高。图2为德格雷三角洲的位置及不同位置鲕粒所占比例示意图。

描述德雷格河三角洲鲕粒堆积的特点,说明鲕粒滩的形成过程。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