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5 题号:11147971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物产丰盛,江汉平原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稻产量高,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江汉平原,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2%,水田约占48%。旱地集中分布于堤内平原,堤内平原的棉田占耕地面积的40~60%,个别地区高达80%以上。水田集中分布于河间凹地和平原边缘,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材料二:江汉平原及周边分布图


材料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互联网+供销”是利用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本地资源,逐渐转变为以天麻、福田白菊、老米酒、茶叶、猕猴桃、茶油等大别山区特色农产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1)判断江汉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2)说明江汉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别山区农业生产转变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甲)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乙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乙),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
(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2016-12-12更新 | 90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2022-11-22更新 | 49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晴隆县山地多、平地少,坡陡且垦殖率高,水土流失、耕地石漠化严重,人民生活贫困。2010年,该县喀斯特地貌面积81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16%。其中,石漠化地区面积481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63%

材料二   2010年以来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较好地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怪圈,体现出生态修复与扶贫开发、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被称为晴隆模式

材料三   图左为晴隆在贵州的位置,图右为贵州的晴隆羊图。


         
(1)分析贵州晴隆石漠化问题突出的自然原因。
(2)从地形角度,分析晴隆县牧草品质优良的原因。
(3)说明晴隆模式是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石漠化治理。
2023-09-12更新 | 5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