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1 题号:112721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中南部地区,平均海拔约2100米。盆地内年平均降水量120~300毫米,浅水湖面年平均蒸发量大于750毫米。地质历史时期由于造山运动形成盆地,盆地内发育河流R(现为时令河),R河向东通过垭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气候转暖期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下图示意大分水岭盆地及周边地形图。


(1)简述冰川消融期造成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内、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沙丘广泛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的作用。
(3)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请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材料二   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2)据材料一,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017-01-17更新 | 4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南海位于渝东南黔江区,形成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的大地震中。如今在谷口处修有水闸。下左图示意小南海局部水系,右图为小南海谷口附近景观图。


(1)简述小南海的形成过程。
(2)分析小南海的形成对周边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3)试分析修建小南海水闸对小南海镇的作用。
2021-06-26更新 | 5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湖是非洲第四大湖,为内流湖,是一个淡水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雨季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旱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近年来,湖泊面积急剧缩小,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湖面也没有如期伸展。

(1)说明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判断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2)甲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哪种,湖泊面积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近年来,造成该湖湖面缩小的原因有哪些? 
(3)为避免甲湖干涸,沿岸国家应采取哪些合理的应对措施?
2019-01-30更新 | 3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