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1332676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用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     
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2.北京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作为北京市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为山区        ②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③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     ④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位于西部地区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下图为“北京市某日PM2.5浓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
A.风力强劲B.阴雨绵绵C.汽车尾气激增D.工地扬尘增多
2.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环境监测B.实施人工降雨C.居民减少外出D.减少废气排放
3.即使监测雾霾天气的分布范围,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D.数字地球
2016-11-26更新 | 10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研究各种问题。下面两张方格网分别反映1980年、2012年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状况。方格中的数字分别代表土地利用状况,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A.年降水量增多B.气温年较差变大
C.径流量变幅增大D.湖泊水质变好
2.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有
A.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B.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C.以旅游业为平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D.保护性开发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2017-11-29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20012018年江苏省城市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目前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晚期阶段D.无法确定
2.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化现象是(     
A.逆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再城市化D.农村城市化
3.江苏省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带来的影响有(     
①交通拥堵   ②医疗条件改善   ③环境恶化   ④劳动力过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9-29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