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11347463

下图示意地壳物质(乙类岩石一般含有化石)循环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D.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2.图中②的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B.侵蚀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D.搬运作用
3.甲、丙两类岩石转变成乙类岩石需要(     
A.岩浆侵入,冷却凝固B.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
C.地壳运动,岩层抬升D.裸露地表,长期经受外力作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读下图,完成小题。

1.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4-04-28更新 | 93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桌山(TableMountain)来自3.6亿年前的海底,由砂岩构成,顶部平坦,一直被亲切的称为“上帝的餐桌”。一般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桌山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岩浆喷出——外力沉积——外力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外力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2.“上帝的桌布”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桌山北面光秃秃的岩壁上鲜有植物,而南面植被茂密。形成桌山南北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向B.水分C.洋流D.土壤
2022-08-02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江郎山和雁荡山都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江郎山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雁荡山以巨厚的流纹岩层造就了秀丽风光。下图分别为两地景点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江郎山和雁荡山岩石类型的分别是(     
A.丙、甲B.丙、乙C.丁、甲D.乙、甲
2.形成两地景观的相同地质作用有(     
A.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和风力作用
C.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
2021-12-08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