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及能量来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1468404
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图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图乙地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紫色砂岩、页岩,富含钙质、磷、钾等营养元素,很是肥沃。

材料二 2017年12月6日,西成(西安—成都)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运行时速可达250km。西成铁路穿越秦岭山区时,首次采用持续长大坡度设计,这在我国山区高标准现代化铁路建设中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1)重庆市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2)发育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     岩,其“很是肥沃”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3)西安所在的渭河谷地,号称“八百里秦川”,其是由      (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共同作用而成。
(4)西成铁路线穿越秦岭山区时,采用持续长大坡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得益于     
(5)简析兰州年太阳辐射量高于成都的主要原因。
2018-02-10更新 | 2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分布图。

材料三 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

材料四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太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1)简述黄河流域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四为“风成说”提供证据?
2016-12-09更新 | 5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比“世界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分析,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有什么规律?
(2)推测世界的太阳能电站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
(3)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而不是纬度较低的海南省,原因是什么?
(4)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而不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原因是什么?
2021-08-04更新 | 4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