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506 题号:11512083

川西云杉林是青藏高原海拔分布最高的树种,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科学家们通过比较该树种不同海拔、树龄、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变化来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显示,两个时期相比(下表),2006+2010年,该树种的生物量增加,短期(0--20年)和中期(30-50年)幼龄树生物量增加最多,长期则为中龄树生物量增加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

10年气温平均升高

10年降水平均增加

1970~2005

0.2

46.6mm

2006~2010

0.5

4.5mm

1.从表格数据判断,2006-201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中、短期川西云杉幼龄树生物量的增加最多,其生物量增长的主导因素应是(     
A.土壤B.光照C.温度D.水分
3.推测2006--2010年,相同树龄的川西云杉林生物量的增加(     
A.高海拔区最多B.中海拔区最多C.低海拔区最多D.各海拔大致相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左图为1990-2020年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北坡的5条冰川末端高程变化量图(当年高程-上一年高程)。右图为玉贡拉冰川、玛拉波冰川分布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冰川概况,描述正确的是(     
A.5条冰川均呈退缩趋势B.末端高程年际变化自西向东增大
C.孔嘎冰川面积基本稳定D.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面积均增大
2.关于图中冰湖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于冰川顶端B.地面沉陷积水成湖
C.湖泊多为咸水湖D.冰碛物质阻塞成湖
2022-05-30更新 | 6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滨海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三大海洋生态系统固定的CO2称为蓝碳。蓝碳对我国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由于红树林大量被毁,直接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大气中CO2增多C.海水温度增高D.大气逆辐射减弱
2.下列措施有助于增加蓝碳的是(     
A.提高节能减排技术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增加城市公园绿地D.建立滨海生态保护区
2022-02-23更新 | 38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多数地方的雾凇,只是达到形成雾凇的基本条件,但吉林雾凇的形成具备了充分有利的特殊条件。丰满大坝1942年开始蓄水,2007年底国家电监会发文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围绕着这座大坝的安全等级评价和重建与否,争议之声未绝。其中有学者提出:若拆除大坝,吉林市雾凇景观或将消失。读吉林市雾凇观测景点图(甲乙丙三地为重要观测景点)和丰满水电站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乙、丙、丁三处表层水温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乙>丙>丁B.丁>丙>乙
C.丙>乙>丁D.丙>丁>乙
2.下列不属于吉林雾凇形成的充分有利特殊条件的是(   
A.吉林冬季寒冷期漫长,低温日数多
B.江面向空中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湿度大,空气水汽易饱和
C.冬夜漫长,辐射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小
D.晴天多、微风天气多,气象条件好
3.雾凇景观或将消失的原因是(   
A.河流封冻,水汽减少B.河流水位下降,流速减缓,水汽减少
C.松花湖消失,调节气温能力下降D.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
2020-04-21更新 | 2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