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历史 > 地层与演化 > 地层与地质年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117575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甘肃省和政县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政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特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貌呈现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山多川少的自然景观。


材料二: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浙江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利用2020年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化石,可推测其最老的岩层最迟形成于显生宙的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特点是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地球圈层结构包括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相互渗透,存在物质和能量交换。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图2为地球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



(1)根据图1中地震波变化,推测C所在的圈层的物质形态不可能是____(固态、液态、气态),理由是____
(2)图2中的①②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________

材料二   3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3中四处化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恐龙化石—甲—三叶虫化石
B.三叶虫化石—甲—恐龙化石—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C.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甲—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
D.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甲—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4)下列关于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____(双选)。
①可能是鱼类化石②被子植物繁盛③可能是鸟类化石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⑤是重要的成煤期
(5)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4,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2023-09-30更新 | 1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活动周期为____年。
(3)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的是____面,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____
(4)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该地质年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最终形成了____。该时期晚期,____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____(矿产)期。
2023-11-09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对青藏高原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了一幅当地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下图为部分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1)考察结论1:该地区最古老的岩层形成年代应为____代。
(2)考察结论2: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环境到___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垂直分布的位置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填“上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3)根据材料二中的气候变化分析:新生代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次____,此时期,海平面较现代____。(低或高)
(4)中生代末期,全球气候特征为____;中生代植物进化处于____植物时代。
2023-09-26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