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4 题号:11922699
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连。在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使地中海一度封闭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科学家们在地中海海底钻探中发现和证实:距今600万年前形成了干涸蒸发岩,地层以风沙层夹结晶盐层构成;经数十万年后,由于地壳下陷,形成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目前,海水表层盐度从地中海东部沿纬线向大西洋中部逐渐降低,从而使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表层和深层的海水产生循环运动。下图是如今的地中海。



(1)地中海海底存在大量600万年前形成的干涸蒸发岩。据此指出当时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简述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对地中海盐度的影响。
(3)根据地中海在地质时期的演变过程,推测地中海未来的演变趋势。
20-21高三上·重庆九龙坡·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的色林错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30米,最大水深超过33米,面积1640平方千米。古色林错面积曾达1万平方千米,后因条件改变,从中分离出格仁错、错鄂、雅个冬错等众多湖泊。近几年,人们惊讶地发现色林错面积不断扩大。数据显示,1999—2007年,色林错从1798平方千米增加到2323.6平方千米,超过了面积大约2017平方千米的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下图示意色林错水系分布。



(1)色林错曾经为一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的大湖泊,如今成为面积辽阔的湖泊群,推测其地质演化过程。
(2)说明近年来,色林错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3)阐释色林错面积不断扩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1-08-30更新 | 6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咸海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北移的影响,经过海陆变迁单独成湖。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沿岸国家对咸海流域粗放式的农业开发,消耗了约85%的阿姆河及锡尔河的径流量,咸海不断萎缩,每年约有1亿吨带有农药残留物的盐碱沙尘卷入大气层,约50种动植物濒临灭绝.被国际认定为“咸海危机”。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咸海湖底泉涌水量每年约为50-60亿立方米。尽管泉涌水量较之于咸海当初1万亿立方米的水体来说微不足道,但毕竟给治理咸海带来了希望。



(1)说出咸海的形成过程以及咸海流域地下水的终极源头。
(2)分析咸海萎缩过程中当地各自然地理要素是如何变化的。
(3)针对“咸海危机”,有人提出治理咸海萎缩应依托咸海流域本身,而不是依靠外部调水,请说明理由。
2021-02-25更新 | 11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中水体清澈、生物稀少,周围山体地表植被覆盖较差。长白山天池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1376.4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450mm,天池湖面高程2189.7m,面积9.82km²,周边有地下水补给的陆地面积有31.59km²。天池缺少河流水补给,北部有缺口,形成长白瀑布,是天池唯一地表出水口,长白瀑布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566万m³,天池湖面年蒸发量440万m³。天池地区地层岩性主要为浮岩和火山碎屑岩,深部为多孔玄武岩,该区存在多个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图1示意长白山天池地形特征和可能的地下汇水区范围。图2示意天池区沿B—B'方向地质结构与地下水流动情况。



(1)推测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分析长白山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而平均降水强度呈现增加趋势的原因,并由此推测降水对天池水位的影响。
(3)说明天池地下水补给区范围大于地表天池流域范围的地质原因。
(4)分析长白山天池水体中生物稀少的原因。
2023-12-27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