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2 题号:1195350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4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图示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l)红军过的“草地”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这里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试分析该地沼泽在当地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粮食供给不足是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之一。从自然条件看,江西南部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3)分析延安附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利自然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莱拥有海洋面积约3.8万km2,长期以海洋捕捞业为主,海洋渔业资源面临压力。1982年,文莱颁布近海渔业限捕令,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但当地人工养殖技术落后,种苗主要依赖进口,水产品加工能力弱,鱼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2019年,我国广西H企业与文莱开展渔业合作,利用当地鱼种培育出人工繁殖的鱼苗,首次实现鱼苗供给本地化。目前,该企业正在文莱打造“种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鱼产品除供应文莱和中国之外,还远销欧美市场。图示意文莱区域位置。

(1)分析文莱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文莱实现本地鱼苗替代进口种苗对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为进一步提高文莱渔业“全产业链”模式的经济效益,请提出合理建议。
2024-01-17更新 | 107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拥有1630万人口的M国成为非洲地区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马里棉花生长年度是4月到次年3月,棉花生长期为5/6月—9/10月,收获期从10/11月延续到次年3月底。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 1923年底,连接B、D两城的西非铁路全程贯通,从此M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始有少量出口。但由于区域内政局动荡,铁路经营惨淡。2014年底,中国与当地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复建改造该铁路,并在2016年动工,计划4年内完成。

材料三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是B城气温与降水统计图。


材料四 M国境内的N湿地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季节性湿地,这片巨大的绿洲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定期洪水不仅支撑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保证了丰水期大型轮船的通航。


(1)M国已成为西非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评价其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2)简述中国工人在改造西非铁路过程中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3)判断6月份A、C两地风向,并分析两地风向分别给当地带来的气象灾害。
2020-10-27更新 | 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

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芬兰、挪威和瑞典有一些相同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有哪些?
(2)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中,经历极昼极夜时间最长的是哪个国家?芬兰境内湖泊众多,其湖泊形成大多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3)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5)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6-11-26更新 | 1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