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海洋与人类 > 海洋资源及利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7 题号:120515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冰的含盐量接近淡水。环渤海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海冰资源,由于开采成本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开发。下图为环渤海地区海冰资源分布图。



(1)分析营口海冰资源最丰富的原因。
(2)简述海冰开采成本高的原因。
(3)推测如果大规模开采海冰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载人深潜器,其实际下潜最大深度达 7062 米,创造了载人深潜的世界记录。下图中标★处为“蛟龙号”当时下潜位置。

材料二 下图是南太平洋等盐度线、等温线及赤道附近的沃克环流示意图。

(1)“蛟龙号”下潜处的地形是___,该地形的形成原因为___。“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的变化特点符合下图中的___曲线

                                             
(2)“蛟龙号”担负着海底资源的勘探任务。海底矿产资源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
(3)深海活动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___
(4)上图中C处盐度高的原因是___
(5)试从洋流的角度解释沃克环流的形成原因。___
2016-11-26更新 | 3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的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渤海海冰厚度可达10~40cm。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据估算,在气温℃条件下,渤海每天可生成1.86厘米厚的海冰。渤海海冰多生成于岸边,离岸10千米范围内生成量最大。巨量海冰在海流和潮汐作用下,对海域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形成灾害。环渤海地区水资源极为短缺,为了增加水资源的供应,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途径——海冰淡化。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日数分布。

(1)试说出渤海海冰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海冰对渤海空间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
(3)渤海海冰资源丰富,淡化海冰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淡化海冰也需要考虑其他问题。试对“开发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021-07-16更新 | 103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空间。

材料二     左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近期建设规划分布图,右图为某海洋牧场景观图。


(1)我国国家级现代海洋牧场的海底地形为____。推测江苏省国家级现代海洋牧场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
(2)我国正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其意义有_______
(3)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2019-03-29更新 | 2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