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12161965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流域内降水减少C.蒸发加剧D.引水灌溉
【知识点】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2018-07-21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的黄河第一弯曲部(下图),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黄河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被称为“黄河蓄水池”。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玛曲县约90%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盐碱化现象,湿地出现大面积干涸。近年来,玛曲县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玛曲湿地形成的原因有(     
①冻土层形成上层滞水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海拔高,蒸发微弱   ④土壤通透性良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生态修复后对玛曲以下黄河水环境的影响有(     
①调节洪峰,径流季节变化变小          ②水温下降,凌汛期延长   
③含沙量减少,水质改善               ④蓄水量增加,径流量减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2-04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读我国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沙漠化面积扩大
C.农作物单产上升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2016-11-26更新 | 1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