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9 题号:12191013

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过渡性表现为(     
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过渡②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
③荒漠景观向草原景观过渡④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过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①耕地减少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物种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在农牧交错带,宜(     
A.退耕还牧,扩大载畜量B.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大量植树造林D.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稀疏、沙尘天气频发,对河道旁218国道(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运营产生了严重影响。塔里木河河岸的天然植被具有减轻沙尘危害的潜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减轻风沙对218国道的影响,当地采取最多的工程措施是(     
A.石方格沙障B.高架桥公路C.草方格沙障D.地膜覆沙
2.当地为提升天然植被的防沙能力,应多种植(     
A.椰树B.松树C.灌木D.白桦树
2023-11-10更新 | 23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矿产资源丰富,草场广阔。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该国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就地起沙)。下图为蒙古国沙尘暴发生次数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可以得到的推断是(     
A.蒙古国降水北多南少B.北部人口集中,土地退化最严重
C.沙尘暴发生频次差异与该国地形完全无关D.南部露天矿坑集中,土地盐碱化严重
2.研究发现该国草场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国畜种比例失衡(下图蒙古国畜种结构比率变化),关于畜种比例失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山羊需求量增大
B.围栏放牧以及交通的完善对牛、马、骆驼需求减少
C.牧场退化草场变矮,可养殖畜种单一
D.世界市场羊肉、羊绒价格持续下降
3.蒙古国积极将“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对接,针对本国发展问题,蒙古国将与中国深度合作的重点领域是(     
A.商品粮生产B.矿产资源开发C.草原腹地铁路网建设D.风能、太阳能开发
2022-07-20更新 | 22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白刺是多年生灌木,喜沙埋,能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植被和沙源共同影响灌丛沙堆的发育。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流沙区白剌灌丛沙堆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白刺的特点有(     
①根系发达②叶片肥大③耐贫瘠④植株高大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2.相比地势低洼地,沙堆上白刺生长茂盛的主要优势是(     
A.光照强烈B.风力强盛C.表土紧实D.水分充足
2023-03-10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