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0 题号:12244553

图为北半球某地高空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剖面图,a、b、c为剖面上3500米海拔上的三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b点的风向可能是(     
A.正西风B.正东风C.东南风D.西北风
2.与a、c两点相对应的地面上的A、C两点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晴朗天气B.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C.A地晴朗,C地阴雨D.A地阴雨,C地晴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的高空等压面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高低排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
C.丁>乙>甲>丙D.甲>丙>乙>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为上升气流B.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C.丙地气流流向丁地D.乙地形成阴雨天气
2021-03-05更新 | 1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当地气候呈暖湿化。沙漠腹地和东南部分布有100多个常年积水湖泊。相关研究表明,冬季白天,该沙漠区存在湖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外围区和周边区的“暖岛效应”、受地质作用影响,当地地热资源较丰富,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研究区划分图,其中A和B均属于沙漠区,C区以绿洲为主。2020年冬季,研究者对巴丹吉林沙漠中甲、乙、丙三地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发现冬季白天甲地的地表平均温度为6.10℃,乙地为4.25℃,丙地为4.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与图中各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A乙-B丙-C B.甲-A丙-B乙-C
C.乙-A丙-B甲-CD.丙-A甲-B乙-C
2.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冬季形成“暖岛效应”的原因可能是(     
①沙尘天气较多造成逆温现象
②盛行西北风加速沙丘的降温
③湖盆封闭造成热量不易扩散
④地下水对湖泊具有增温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1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某区域某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Q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B.偏南风C.东北风D.偏东风
2.通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的时期,可能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3.若此时期图中P气压中心南移,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墨西哥湾沿岸飓风增强B.北美五大湖地区暴雨加剧
C.中国华北地区雾霾消散D.欧洲中西部地区阴雨绵绵
2017-10-14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