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2289647

我国长江石首-城陵矶河段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下图示意1756~1960年该河段河道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道的演化过程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丁→甲→丙→乙D.甲→丁→丙→乙
2.形成牛轭湖的时期是(     
A.甲B.乙C.丙D.丁
【知识点】 河流堆积地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矿区地势低洼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C.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D.城市均沿河分布
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甲河流域(     
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B.林地分布多,水土保持作用好
C.城镇人口少,用水量小D.近海岸地势崎岖,不利于泥沙沉积
2023-01-27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



1.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2.若某区域正经历从乙图到甲图的演变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B.土壤肥力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
2024-01-10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经过的地区,①②③是其河谷横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流速较慢、挟沙能力较弱的河段是(     
A.甲B.乙C.丙D.甲和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堆积在地面形成峡谷B.峡谷横断面大多呈V形
C.河流上游河谷较为开阔D.河流下游河谷较为狭窄
3.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D.河谷发育于河流下游
2023-11-27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