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2309137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字母C表示:____
(2)字母D过程体现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作用。
(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填字母)

(4)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气温变化的是____,据甲图所示原理,解释白天时候①的温度更高的原因: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我国而言,入春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天文上的入春,时间是统一的,也就是在“立春”之后。另一个是气候上的入春,各地时间都不相同,入春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根据这一标准,气候工作者绘制了我国34°N以北地区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分布图(下图)。

(1)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入春日期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M地入春日期较早的原因。
(3)分析P地光照强、气温低的原因。
2023-12-10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阳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适当晒太阳对人体有好处,比如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佝偻病、贫血等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益处;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紫外线指数预报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十分有用的预报,按照预报发布的紫外线指数,人们可以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预防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也可在合适的时间段里有效地利用好紫外线。紫外线指数一般是指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来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下表示意紫外线指数、等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紫外线指数与等级紫外线强弱对人体的影响及对策
0-2:1级阴或雨天,最弱安全,可以不采取措施
3-4:2级多云天气,弱正常外出戴防护帽或太阳镜
5-6:3级少云天气,中等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外,擦防晒霜
7-9:4级晴天无云,强避免在10-16时外出;外出时尽可能在遮阴处,或采取防护措施等
大于10:5级夏季晴日,很强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1)能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大气成分主要是____
(2)下列地区,紫外线指数最高的是(     )(选择填空)。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
(3)为了减少紫外线的伤害,说出人们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4)试举出两个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利用紫外线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2022-02-13更新 | 4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气候增暖在北极具有“极地放大效应”,导致多年冻土中储存的有机碳大量释放,并部分随河流输出到北冰洋。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勒拿河流域面积大致相当。下表和下图是其相关资料。

鄂毕河勒拿河
输出的有机碳(Tg/a5.269.98
年均气温(°C-0.6-8.6
多年冻土覆盖率(%1892
(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说明气候增暖在北极产生“极地放大效应”的原因。
(2)分析勒拿河输出的有机碳远远大于鄂毕河的原因。
(3)勒拿河流域某地冬季日最高气温不会超过-5℃,据此推测该地冬季气温升高过程中土壤有机碳输出量的变化及原因。
2023-02-21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