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褶皱山 > 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2350530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地貌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
2)简述图中甲地貌的成因。
3)③地的地貌类型为____,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在某山区实地考察后,并通过查阅该地地质资料绘制的地质构造剖面图。


(1)据图解释甲山岭的形成原因。
(2)据图分析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
(3)乙处河流上是否适合修建水库大坝?请说明理由。
(4)若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处还是丙处,为什么?
2024-01-08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老师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演示“地层受力变形过程”,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以下为实验设计,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完整。
(1)实验材料:选用4cm×50cm的“竹片”(图甲),用它来模拟岩层,因为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接近。
(2)实验流程:

(3)实验研究结论:竹片代表岩层,用手对竹片施加力使它变形可以演示_______(内力/外力)作用的过程; 竹片受力逐渐向上弯曲,演示地层形成的地质构造是_____;继续向上弯曲,弯曲处的竹纤维崩裂撕开(图乙),说明弯曲处岩层受张力,若此处地层露出地表就容易被_____。持续用力,竹片折断,两手有震感,说明岩层在巨大力的作用下会发生_____,并可以引发_____
(4)实验存在的问题分析:使用竹片不能反映地层连续性的变化过程;实验不能模拟复杂岩层的受力情况。
2019-03-17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2)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说出有可能找到地下水和天然气的地点。
2023-05-03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