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海水的运动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1239016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洋流和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有着绝美的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今仍蕴藏着很多不解之谜,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

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在其游记中对该树有这样的描述:“……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米,叶面暗绿色发亮。”

(1)A洋流性质为____(寒流、暖流),它给流经的亚欧大陆西岸气候带来的影响是____
(2)B洋流流经的渔场是____渔场。其成因是____
(3)C洋流属于南半球中低纬____时针方向的洋流系统。
(4)探险者在甲地游历的森林类型是____,这种森林主要特征有____
(5)乙处的植被类型是____;结合游记内容,阐释当地气温或降水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____。(气温或降水任选一点作答即可,两点都答的,以第一点计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洲大鱿鱼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除食用外,经常被用作经济鱼类的饵料,也可制成鱼粉,成为世界上捕捞量最大的冷水性头足类。南美大陆架以西的海域是美洲大鱿鱼的密集分布区,成年鱿鱼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生活在海深800~1000m水层中,夜晚则游至海深0~200m的表层水域,水温17~20℃的海域是其主要觅食区。夏、秋季成年鱿鱼会向24~28℃的沿岸水域洄游产卵,冬季则返回深海。某些年份信风减弱,秘鲁西岸表层水温异常升高,会使美洲大鱿鱼数量明显减少。下图示意美洲大鱿鱼密集分布海区。



(1)分析美洲大鱿鱼密集区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说明美洲大鱿鱼捕获量大的原因。
(3)推测秘鲁沿岸水温异常升高时,美洲大鱿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2021-05-13更新 | 41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局部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磷酸盐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储量为1100亿吨,约占世界储量的75%。早在2004年磷酸盐及其制品出口约17亿美元,占据国际市场28.2%的份额,保持该项出口第一大国地位。

材料二   摩洛哥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0%,农业靠天吃饭,起伏较大。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沙丁鱼出口居世界首位,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但基础设施薄弱。1996年我国与摩洛哥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我国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在摩洛哥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索马里渔业资源丰富,但产量不稳定。

材料三   摩洛哥和索马里位置图。


(1)根据材料三,请描述摩洛哥的地理位置。
(2)当摩洛哥、索马里两国均为捕鱼季时,请在图上①②线段处画出洋流的流向。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分析①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3)分析②地季节性渔场的成因。
(4)根据材料,推断摩洛哥大力发展的工业种类及有利的发展条件?
2019-01-07更新 | 29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位于欧洲西北部,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丹麦能源自给率达到了156%,丹麦的风电发电量占到其总电力消费的42%左右,并计划在2020年达到50%。丹麦可以被视为海上风

电的“硅谷”,1991年丹麦在海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风电场,世界60%以上的风机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技术。2011年,丹麦政府提出,到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能源需求100%由清洁能源提供。

材料二:摩尔曼斯克港是欧洲唯一的终年不冻港,其北侧和东侧有群岛形成天然屏障阻挡海冰“破门而入”。下图为欧洲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广的原因。
(2)摩尔曼斯克港为终年不冻港,分析其成因。
(3)说出丹麦成为海上风电的“硅谷”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023-01-15更新 | 6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