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12552653

下图示意我国甲地区和乙地区地理位置,其中甲地区为库布齐沙漠,这里曾经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当地人在库布齐S316省道穿沙公路南北两侧种植甘草(一种中药);乙地区为巴丹吉林沙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更易形成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更旺盛B.土壤更贫瘠C.风力更强大D.人类干扰多
2.甲地区沙漠表面植被覆盖恢复速度比乙地区快,其决定性因素是(     
A.土壤性质B.治沙技术C.水分条件D.生物种类
3.当地人在库布齐穿沙公路两边种植甘草,可以(     
①减少流沙淹没公路②提高生态、经济效益③避免流沙侵入黄河④增强土壤改良效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浑善达克沙地(如下图)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250多千米,是沙质荒漠化典型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3℃之间,大风(≥8级)日数在60-80天,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8%。该区域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植被以沙地植被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地西部形成流动沙丘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植被稀疏,固沙能力弱②过度放牧,草地退化③大风日数多,搬运频繁④地处板块交界处,岩层破碎⑤气候干旱,物理风化作用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2.该沙地(     
A.绝大部分为干旱地区B.不会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C.半流动沙丘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D.治理应以植被自然恢复为主
2023-02-10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是河西走廊某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源B.地形C.气候D.土壤
2.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短缺
2023-01-08更新 | 20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毛乌素沙地位于黄河南岸,历史上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后来因过度开荒放牧,最终风沙肆虐,草原退化为荒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腹地,草木葱茏,绿色已成主色调。塞罕坝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和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变成了沙地荒原。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上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图”,下左图为“腾格里沙漠进行的草方格治沙景观图”,下右图为“陕北鄂尔多斯年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毛乌素地区土地生态脆弱,土地易沙化。下列不属于该地土地沙化原因的是(     
A.冬春多大风,风蚀强烈B.降水变率大多暴雨,土地易被侵蚀
C.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D.生物种类少,固沙植物品种缺乏
2.有人反对在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植树造林治理沙漠,认为“沙漠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其反对理由不成立的是(     
A.树木蒸腾作用强,加剧水资源消耗B.树木生长不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生长
C.根系加大生物风化,使土层更松散D.根系吸水,地下水位下降,干土层加厚
3.塞罕坝、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选择不同治沙方法,主要考虑(     
A.热量条件不同B.年降水量差异C.土壤质地不同D.沙化成因各异
2022-11-25更新 | 5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