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2558574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
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高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小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较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世界最大的珊瑚岛国,平均海拔不到2米)的总统在水下6米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了一份SOS文件,以呼吁全世界关注该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上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2.图示气温变化导致的结果是
A.蒸发加剧,全球变得干旱B.马尔代夫部分陆地被淹没
C.全球各纬度农业生产减产D.人们日常生活更温暖舒适
3.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人们并非束手无策,可以采取的有利应对措施有
①填海造陆应对海平面上升 ②保护森林植树种草 ③多使用清洁能源 ④节能减排 ⑤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⑥加强健康教育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
2017-04-14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研究表明,形成沉积岩的沉积物亮度能反映其形成时期的环境特征。沉积物的亮度与碳酸盐的含量呈正相关,而碳酸盐多生成于湿润环境。读某地不同深度沉积岩中沉积物亮度变化图,回答下题。

图示沉积物亮度变化能反映该区域古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A.干湿交替B.冷暖交替C.以湿润为主D.以干旱为主
2021-04-15更新 | 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温带草原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B.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C.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D.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2.与现今相比,末次冰盛期东部季风区同一自然带位置(     
A.偏东、偏南B.偏东、偏北
C.偏西、偏南D.偏西、偏北
3.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因素有(     
①冰川覆盖面积大,下垫面增温慢②亚洲低压势力较强③海岸线偏东,距离海洋较远④夏季风势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1-18更新 | 3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