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6 题号:12593354

通勤指从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为,是连接生活与工作的纽带。读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名城市通勤平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成都

苏州

广州

深圳

杭州

武汉

GDP排名

2

1

5

6

8

7

4

3

10

9

通勤距离

(千米)

13.2

12.4

12.2

9.9

9.3

9.0

8.8

8.7

8.4

8.2

通勤时间

(分钟)

56

54

54

48

46

45

45

44

44

43


注:通勤数据为平均数,通勤项目统计仅包含同城通勤数据。
1.通勤数据表明(     
A.经济越发达,通勤距离越长
B.通勤时间增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轨道交通为远距离通勤提供了便利
D.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不明显
2.下列关于表中城市通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重庆通勤距离短于上海
B.武汉各类交通方式最发达,通勤时间最短
C.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减少了通勤距离
D.新区产城融合不充分,加剧了通勤负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约3公顷)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以上。下图为“林地绿岛效应成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地绿岛效应的具体表现有
A.可供蒸发水分增多B.增大城区气温日变化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2.建筑用地的增多对城区水循环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上升B.夏季风输送水量增多
C.雨季下渗水量减少D.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减慢
2019-07-04更新 | 73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城市快速公路上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下图为某城市某条潮汐车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潮汐式拥堵”易在大、中城市出现,主要是因为大、中城市(     
①中心区交通拥堵②交通网络不断得到改善
③机动车类型多样④各功能区职能相对单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潮汐车道”的设置(     
①有助于增加城市道路面积②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③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④可大量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8-11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3.北京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CBD),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历史因素
C.行政因素D.社会因素
2017-03-25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