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1 题号:1263763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世界某区域略图,该区域湿地面积广布,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

材料二:右图为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

(1)简析甲湿地对附近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2)说出里海北部沿岸的气候类型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推测其成因。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如图)位于东非裂谷带的北端,湖水中富含钾盐等化学物质,湖床上沉积盐层厚达十几米。湖盐化工是死海沿岸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海面积大幅萎缩,水位下降超过30米,裸露的湖床上常可见深达数米的“地沉坑”(表面盐层溶解后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地下坑洞)。

(1)用箭头在图中死海两侧画出板块运动的方向,并指出此处板块边界的类型。
(2)从地下水与湖泊水联系的角度,说明死海湖床上“地沉坑”的形成过程。
(3)简要说明湖盐化工对死海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3-03-08更新 | 13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原是嫩江的一条支流,平均年径流量5.71亿立方米,水量较少。后因地壳运动,嫩江干道西移,导致乌裕尔河与嫩江相分离,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逐渐演变为内流河,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吉林省西部地区曾湿地面积广阔。然而,进入上世纪70年代,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干涸,河水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2013年吉林省正式提出启动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通过天然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富余的河水疏导存蓄到天然湖泊和湿地,实现变害为宝。短短5年时间,吉林西部已成为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湖泊星罗棋布,渔兴牧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好生态画面。

材料三;大气降雪时雪花的形态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环境中形成,吉林省的东南部A地区是雪花形态最精彩的区域。

材料四;位于吉林省东南的梅河口市是全球松子最大的集散地,依托长白山区的红松资源,历经30多年运作和积累,年加工松子能力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0%,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随着松子需求量增长,梅河口人光不只局限在长白山,国内云南、陕西,国际朝鲜、俄罗斯等地,哪里有松子,哪里就梅河口人,梅河口的松子产业被称为“小铁锤敲出世界级的大产业”

(1)分析乌裕尔河演变成内流河的过程。
(2)分析吉林省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
(3)推测吉林省东南部能够形成最美雪花的天气条件。
(4)分析梅河口大力发展松子产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2019-03-29更新 | 4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霍林河发于大兴安岭,下游河水漫散,没有明显河道,形成向海湿地。向海湿地的来水主要是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其中霍林河占向海湿地来水量的55.2%。受自然因素和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影响,1990—2016年向海湿地面积先缩小后扩大。期间为解决向海湿地面临的不断萎缩的威胁,当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图示意向海湿地的地理位置。


(1)分析霍林河下游没有明显河道的原因。
(2)分析霍林河下游漫散区流量的特点。
(3)推测1990年-2016年向海湿地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特点,并指出两者关系。
(4)简述当地为增加向海湿地面积可采取的措施。
2020-06-09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