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8 题号:12638087

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主体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分水鱼嘴可自动将岷江上游的水流,按照丰水期“内四外六”、枯水期“外四内六”的比例分流;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下图示意都江堰水利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都江堰所处地区的地貌类型最有可能为(     
A.三角洲B.冲积扇
C.河漫滩D.河流谷地
2.由材料推断,与外江相比内江的河道可能(     
A.窄且深B.窄且浅
C.宽且浅D.宽且深
3.飞沙堰的主要作用为(     
A.枯水期拦沙B.枯水期排水
C.丰水期拦水D.丰水期排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855~1964年,黄河三角洲扩大的趋势是              
A.持续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持续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2.推测1954~1964年期间(     
A.黄河的含沙量减少
B.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水利工程增多
D.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增多
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B.黄河径流量减少
C.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D.水利工程的建设
2017-07-25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图中a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明初实行“移狭乡就宽乡”的政策,将人口由人多地少的江南一带迁到地广人稀的云南,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图b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人口由江南迁到云南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B.政策C.自然D.经济
2.甲区域较乙区域聚落密度小,主要是由于(     
A.甲区域地势更高,耕作不便B.乙区域地势低平,便于耕作
C.甲区域地势低平,多洪涝灾害D.乙区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3.该区域移民导致三角洲面积扩大,主要原因是(     
A.引湖水灌溉B.围湖造田C.修筑梯田D.毁林开荒
2023-09-05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辽河入海口辽东湾东岸沙丘广泛发育,大致呈条带状平行分布(如图)。辽东湾海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①辽河入海口的沙质沉积物             ②辽东湾西侧海岸的波浪侵蚀物
③渤海海底的沙质沉积物                    ④冬季风作用下的沙质沉积物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
2024-05-28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