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7 题号:12658142

下图是世界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高的两个区域是(     
A.青藏高原地区、赤道太平洋地区B.非洲南部地区、非洲北部地区
C.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南美赤道附近D.青藏高原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
2.以上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     
A.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B.海拔高,空气稀薄
C.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1】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500至10000米,结合下图“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中的(     
A.④增强B.⑤增强C.③减弱D.②减弱
2.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中的(     
A.①减弱B.④增强C.③增强D.②增强
2023-02-13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某些时节,上海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2.覆盖黑色尼龙网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3.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在田间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这样做的作用是(     
A.有利于削弱①,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①,起增温作用
C.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将部分②反射回地面
D.浓烟使夜晚③增强,起保温作用
2024-01-01更新 | 17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箱比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020-05-11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