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土壤 >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423 题号:12685123
【知识点】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红壤是在暖湿的条件下,有机质被微生物快速分解,矿物元素被雨水淋溶(氧化铁、氧化铝最不易被溶解,且会在结晶生成过程中形成粒团而不易被雨水冲刷破坏)而形成的具有“酸、黏、瘦”特征的土壤。下图是用掺砂方式改良后的红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红壤“酸、黏、瘦”特征的因素主要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植被D.地形
2.用掺砂方式改良土壤的主要目是(     
A.增加土壤的有机质B.改良土壤的黏度
C.控制土壤的流失量D.改变土壤酸碱度
2023-07-15更新 | 47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黑土地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随着人们的大力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层逐渐变薄,肥力急剧下降。图为土壤与各形成因素的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为成土母质B.①为人类活动C.②为地形地貌D.③为土壤质地
2.黑土肥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   ②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③地势起伏大,有机质积累多   ④植被多,枯枝落叶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是(     
A.增施生石灰B.增加灌溉频次C.实施秸秆还田D.大量使用化肥
2023-01-09更新 | 42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容易 (0.94)

【推荐3】近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其中东北黑土区中、低产田超过一半。据统计,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从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了2%~3%,黑土流失严重。东北地区一般春季耕翻土地,许多区域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种植其他作物较少。除此之外,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大量的中、低产田,土壤问题众多,严重影响耕地质量。下表示意我国典型区域中、低产田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主要问题
东北地区黑土地土壤退化
华北平原地区耕作层变浅,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
南方地区土壤酸化加剧,污染严重
1.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开垦   ②大水漫灌   ③过度放牧   ④种植结构单一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治理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有效措施是(     
A.客土掺砂,适量施用熟石灰B.调控地下水位,推广灌水洗盐
C.大量增施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D.改良耕翻制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3.华北平原地区为提升农田质量应主要(     
A.灌水洗盐、滴灌节水、秸秆培肥B.改顺坡种植为机械起垄横向种植
C.综合治酸、排水治潜、调酸控污D.地下水超采地区改种低耗水作物
2023-01-14更新 | 3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