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容量 > 人口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环境承载力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12703119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下列题。

1.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有(     
①发现新的自然资源   ②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③改变自然资源的分布   ④促进区域间贸易的往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日本的土地、矿产资源不足,其提高本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措施是(     
①发展科技,发现了新的资源   ②降低了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
③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下列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关系的是(     
A.自然资源状况B.对外开放程度C.科技发展水平D.人均消费水平
【知识点】 环境承载力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长江经济带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长江经济带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对比图”。结合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衡量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自然资源B.消费水平C.技术能力D.交通条件
2.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各项承载力指标来看(     
A.上游城市环境承载力有较大承载空间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为“可载”状态
C.下游城市整体处于“临界超载”状态
D.上中下游城市承载力短板均为环境承载力
3.要提升整个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应(     
A.大力推进上游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B.发挥上游对下游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
C.中游地区应停止发展资源型产业
D.改善中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2024-05-24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4500~6000  D.4500
2016-11-26更新 | 8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
A.aB.bC.cD.d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2015年该岛国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45万代表(       
A.人口合理容量B.人口容量C.人口临界值D.以上都不是
2018-07-30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