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主要自然灾害 > 生物灾害 > 病虫害、鼠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272420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蝗灾是指由蝗虫引起的灾变。蝗虫极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因而蝗灾往往和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说法。

材料二2014年8月底,成千上万只蝗虫成群掠过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上空,这团庞大的“黑云”给该国900万农业工作者带来恐慌。下表为塔那那利佛气候资料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气温(℃)20.520.720.119.216.814.6
降水量(mm)274278.9203.554.522.57.7
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气温(℃)14.114.516.318.519.720.2
降水量(mm)10.810.410.675.8187.7309.9
(1)根据材料分析塔那那利佛蝗灾多发的原因。
(2)简述蝗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图中M区域(主要属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区)是蝗灾多发地区,2016年1月因极度干旱爆发了一场自195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蝗灾,约造成约7000平方公里农田受灾、粮食减产,草原生态环境退化。



说明M区域蝗灾多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06-19更新 | 10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虫灾属于有害生物繁殖过量型灾害,是危害人类社会发展的十大灾害之一。沙漠蝗是蝗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个种类,高温天气利于其繁殖,其虫卵必须产于土壤之中,主要以植物花、叶等为食。为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一般为散居,但蝗虫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快速繁殖并聚集大规模蚕食植物,形成蝗灾。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水异常变化造成当地严重蝗灾,并于2018年12月向东非迁移,2019年6月开始迁移到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甚至有直逼中国之势。

材料二:降水距平百分率是反映某地某年降水与多年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当年观测值-多年平均值)/多年平均值×100%,下图为阿拉伯半岛近60年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1)分析2018年阿拉伯半岛沙漠蝗大量繁殖的自然条件。
(2)推测沙漠蝗2019年6月迁移到印巴地区的原因。
(3)列举当地为减少蝗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2022-10-04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沙漠飞蝗具有趋水喜洼的习性,在繁殖时需要潮湿的土壤。一旦条件合适,便会疯狂的繁殖,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沙漠飞蝗每天可随风飞行150千米,存活时间3个月左右。占据一平方千米的蝗虫一天可以吃掉约3.5万人的口粮。20196月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和索马里北部聚集并快速发展的沙漠飞蝗,袭击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南苏丹等多个国家。2020年春季已导致东非、南亚、西亚等多个地方受灾严重,下面图a20196月沙漠飞蝗聚集地位置简图,图b示意沙漠飞蝗。



推测埃塞俄比亚东部和索马里北部沙蝗聚集并快速发展的原因及沙蝗的主要危害。
2024-03-05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