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西北地区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2742448

我国西北干旱区(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是全球最干旱的区域之一。最近一组拍摄于敦煌沙漠边缘处的对比照片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热点话题,这组照片显示该沙漠在一周内便长出嫩绿的幼苗,由此引发了西北地区是否“变湿变绿”的讨论。下图示意西北地区近几年干旱指数的变化,圆点及其大小表示干旱化发生区域及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疆地区相比,北疆地区干旱化程度较小,主要是因为北疆地区(     
A.进行了流域综合治理B.生态恢复良好C.降水强度增加D.降雪量大
2.这组引发“变湿变绿”讨论的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当地(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在荒漠广布地区,常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绿洲和荒漠过度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kmB.20~40kmC.40~60kmD.60~80km
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2020-02-20更新 | 3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题。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质B.政策C.水源D.历史
2020-10-01更新 | 12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夏季风
2.兰厦铁路沿线
A.重庆—厦门段铁路走向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B.跨地势三级阶梯
C.自西向东河流径流年际变化逐渐变小D.均位于季风区
3.下列关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地面沉降严重B.乙地草原退化现象严重
C.丙地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D.丁地水土流失严重
2016-12-09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