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366 题号:12855964

中国最美桌山——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森林覆盖率96.1%,有野生植物3500余种,被子植物种类约占世界现存总科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它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下图为“手绘瓦屋山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瓦屋山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玄武岩覆盖堆积在石灰岩上方,不易侵蚀
B.地壳水平张裂,断裂抬升
C.玄武岩松散不够坚硬,易被侵蚀形成平顶
D.植被覆盖率高,泥沙易被拦截堆积成山
2.有关瓦屋山自然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D.山顶气温低,有终年积雪分布
20-21高三下·广东中山·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冰盖在压力和重力的共同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形成冰川,呈舌状伸入海洋,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不断断裂、分解形成冰山。因形成位置和冰川特性不同,往往呈现不同的形状,如在宽阔的洋面常形成冰晶结晶状态好、上面平整、边壁笔直的“桌状冰山”,下图示意南极海域不同区域的冰山占比及“桌状冰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海域“桌状冰山”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海水上溯→外力侵蚀
B.大气降雪→沉积作用→挤压作用→断裂分解
C.海水倒灌→地壳抬升→冰川滑动→断裂分解
D.海水结冰→地壳下降→海水上溯→外力侵蚀
2.形成南极海域各纬度冰山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洋流
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2021-05-17更新 | 4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河流阶地指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一②一③
2019-04-30更新 | 6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1.据图推断,图甲中的热点位置及与图乙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阶段ⅠB.②—阶段Ⅱ
C.③—阶段ⅢD.④—阶段Ⅰ
2.下列时段板块移动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
A.距今100百万~120百万年
B.距今120百万~140百万年
C.距今140百万~160百万年
D.距今160百万~180百万年
3.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2018-01-02更新 | 3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