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3 题号:1298349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而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延到了48°N.当地树木形态特征显著,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侧根发达。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左图)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右图)。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
(2)分析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的南界明显偏南的原因。
(3)分析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4)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
2021·河南开封·三模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磁纬度是地球磁场坐标的要素之一,磁极点的磁纬度为90°,越靠近磁极的是高磁纬度,反之则为低磁纬度,地球磁场的南北极点与地理南北极点并不重合,磁场的南北极每年都有变化。在北半球,现在磁极点的位置在阿拉斯加州以北,宋代时期,北半球的磁极中心靠近西伯利亚一带。距磁极点约30°以内的范围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大多数极光发生在被称为极光带的高纬度条带状区域内,从地球上空俯瞰,极光带呈现为一个在日侧较窄、在夜侧较宽的卵形区域,因此也被称为极光卵。极光产生的高度范围为距离地面的80—1000公里,主要集中在90—400公里。在300公里以上,是以波长670纳米的浅红色为主;200—300公里,以波长630纳米的深红色为主;100—200公里,以波长557.7纳米的绿色为主;100公里以下,则是蓝色、紫色或多种颜色混合成的深红色。由于红色光折射率低,所以距离磁极越远,观赏到的极光则以红色居多。下图示意地球磁纬度分布,其中甲地为格陵兰岛、乙地为拉布拉多半岛、丙地为西伯利亚、丁地为新西兰南岛。



   
(1)简述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观测极光的地点并说出理由?
(2)在上图丁地区拍摄的极光多以红色为主,而甲、乙、丙地区拍摄的极光却以绿色居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析在古代中国,人们比现在更易观赏到极光的主要原因?
2023-10-17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白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拥有大小河流2万多条,湖泊1万多个,有“万湖之国”美誉。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境内多分布冰碛湖。左图为白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简图,右图为冰碛湖示意图。



(1)由克莱佩达至明斯克,气候的____性逐渐减弱,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结合材料,推测白俄罗斯冰碛湖的形成过程____
(2)简述白俄罗斯水资源丰富原因。
2023-02-11更新 | 8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侵蚀是指因冰雪融化形成径流而发生的侵蚀过程。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当地面积雪融化时,地表冻层也开始融化,若其下有未融化土层的存在,融雪水无法下渗或来不及下渗而与融化了的土层呈泥浆状沿地面流动,形成侵蚀。此外,大量冰雪融化还会形成雪洪。

材料二采取留茬耕作(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图为三种农耕方式景观图。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在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三种耕作中方式任选其一,简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3)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对发展粮食生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023-05-04更新 | 3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