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3008692

城市收缩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一般表现为城市人口的收缩。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提出的城市划分标准,湖北省共有36个城市,其中多数城市发生了收缩。下图示意2006~2015年湖北省城市相对收缩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北省扩张城市在不同圈层内的占比(     
A.东部低,西部高B.中部高,东西低C.中部低,东西高D.东部低,中西高
2.为缓解城市收缩现状,收缩型城市应该(     
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②加快区域二三产业发展③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加大居住用地供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安徽省淮北市因煤而兴,缘煤而建,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2000年后城市开始转型发展,城乡聚落空间结构也随之变化。根据相关研究,1990-2020年间淮北市城乡聚落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乡三元发展、主城区极化、城··乡融合发展”3个阶段。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淮北市城乡聚落演变阶段描述不正确的是(     
A.a阶段“城·矿·乡”系统相对独立发展
B.b阶段主城区快速扩张,“城·矿”对立加剧
C.c阶段生产要素在“城·矿·乡”间流动频繁
D.城乡聚落空间结构由均衡模式-单核模式-多核心模式演变
2.淮北市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是(     
A.政府政策引导B.交通条件改善
C.产业结构调整D.市场需求变化
3.融合发展阶段,“矿-村”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矛盾不包括(     
A.采矿塌陷区复垦程度较低B.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C.矿区内外部交通建设滞后D.乡村和农田限制矿区发展
2024-05-29更新 | 18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为我国第六次(2010年)和第七次(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总人口(万)人口地区分布(%)城镇人口比重
(%)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第六次13397237.7826.6226.908.2549.68
第七次14117839.9325.8327.126.9863.89
1.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A.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平衡B.东部地区人口迁出为主
C.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D.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增多
2.根据表中城镇化数据可知,我国(     
A.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B.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C.开始出现逆城市化D.城镇化发展速度慢
2023-03-15更新 | 13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热岛强度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有着显著的联系。下图为1985-201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年平均热岛强度与常住人口、生产总值(GDP)的关系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985-2013年,该城市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     
A.与常住人口变化始终一致B.与人口数量存在明显相关性
C.跟生产总值变化关系不大D.说明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测图示期间该城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本地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B.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持续转入
C.产业调整吸引外来人口迁入D.本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2021-03-02更新 | 5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