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87 题号:13045274

小明寒假到某地旅游,写下游览日记:从香港飞行六个半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一下飞机一股湿热空气扑面而来,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地东部海域拥有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沿岸地区有高大的红树林,西部的山脉上分布的热带雨林特有物种数量较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到达的旅游地属于(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拉丁美洲
2.该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有(     
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③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④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该地热带雨林特有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水热条件较好B.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C.进化过程持续、孤立D.人类环境保护意识较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某区域略图。W市是世界上最南的城市,可在这里对赴南极人员进行适应性训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东部比西部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②受大西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西高东低④水汽受山脉的阻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形成该区域西部海岸轮廓特征的主导外力是(     
A.冰川侵蚀B.海浪侵蚀C.风化作用D.人类活动
3.W市可作为赴南极人员进行适应性训练的主要优势(     
A.基础设施B.自然条件C.科学技术D.经济发展
2021-05-12更新 | 3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烧芭”是印尼传统农业文化,当地山民在山地放火,将森林烧成“空地”,利用燃烧后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在那里耕作收获。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们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烧芭”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烟霾。2019年的“烧芭”持续到9月,烟霾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造成严重影响。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据此回答下题。



1.印尼“烧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①使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形成严重的酸雨污染③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④烟霾污染大气环境,使大气透明度降低⑤加剧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2.印尼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2022-06-18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是当地乡民休息、交流、交易的场所。读某廊桥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闽浙边界的廊桥架普遍采用木结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方便②抵御大风,防范桥体坍塌
③整体架构较轻,减小桥体承重④防潮排水,遮风避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图示廊桥不远处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其作用是(     
①搭建备用过河通道,防范古廊桥倒塌②加大通行量,新增车辆通行道
③分流廊桥通行量,保护古建筑④新增交易休息场所,促进地方贸易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4-21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