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3049640

下图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内,中国(     
A.1980年城镇化水平高于世界城镇化水平
B.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世界城镇化水平
C.2010年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城镇化水平差距最大
D.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2.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农业用地面积B.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C.加剧城市热岛效应D.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最初形成主要区位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资源D.植被
2.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①水源丰富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气候条件优越 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3.图中第Ⅲ阶段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的特点是
①高速化 ②水陆空联合运输 ③网络化 ④多样化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0-01-15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2020年,图示城市(     
A.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B.绿地比例不断减少
C.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D.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2.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各城市(     
A.城市等级显著提高B.城市化水平上升
C.工业区不断扩大D.绿地面积持续减小
3.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影响最可能是(     
A.地下水位升高B.热岛效应缓解
C.城市内涝频率增加D.住房空置率下降
2022-01-01更新 | 15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研究表明,当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时,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当城镇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至70%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下图示意中国城市化进程。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1996~2018年,我国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是(     
A.乡村迁往乡村B.乡村迁往城市C.城市迁往城市D.城市迁往乡村
2.下列关于图示时期我国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拐点前,城市人口比重先增后减
B.第二个拐点后,城市人口的数量减少
C.第一个拐点到第二个拐点间,城市化率增速持续升高
D.第二个拐点后,城市人口比重随增速的下降而缓慢增加
3.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最大时,城市人口的比重大约是(     
A.80%B.55%C.36%D.5%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