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305587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我国农业农村部通告称,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1)指出近年来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减少的人为原因。
(2)10年禁捕严重影响了长江流域渔民的生产生活,指出政府部门的应对策略。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水盾草(下图)属多年生沉水植物,原生于美洲中部,现已遍及世界各地。水盾草多生长在水深小于3m的水体中,繁殖传播能力强,进入适宜生长的水体后能迅速扩散,单株生长分布的水平范围可达10m,比其他物种宽得多。每年水盾草群落死亡后,耗氧腐烂变黑、慢慢沉底,对入侵地的环境危害巨大。



分析水盾草入侵对当地水生生物的影响。
2021-11-06更新 | 2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芬兰地处北欧,是世界上最早被评为最环保的国家。这个森林占国土面积66.7%的“绿色国家”在1886年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规——《森林法》,强调林木采伐后必须立即更新造林。现在,芬兰许多被污染的湖泊和河流已被妥善治理,工厂附近的空气质量也大幅改善。芬兰建立了广泛的自然保护区网,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芬兰在许多全球性的环保标准中名列前茅,在如何保护大自然方面展示了许多很好的案例。芬兰的强项就在于高效的环境管理,以及社会各界对环保宣传的重视。


归纳芬兰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2022-03-22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湖面海拔774m,最深处达1470m,低于海平面600m以下。周围有多条河流汇入坦噶尼喀湖,湖水经卢库加河汇入刚果河。湖底沉积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流域内干湿季分明,受风带作用下的上升流影响,干季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调查显示,过去10年该湖部分边缘区域,水位下降了6.1米,坦噶尼喀湖正在面临威胁。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



(1)湖泊按成因可分为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堰塞湖等,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坦噶尼喀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及该湖的形成过程。
(2)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简述其主要原因。
(3)分析导致坦噶尼喀湖水位下降的原因。
2022-06-21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