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西半球的地区和国家 > 美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3224026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E地的主要农作物是(     
A.玉米B.小麦C.棉花D.甘蔗
2.F地的稻米生产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主要是为了(     
A.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B.实现机械化耕作C.提高产品质量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与欧洲相比,最显著的优势是(     
A.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机械B.地广人稀,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能
C.便利的交通条件D.先进的科技水平
20-21高一下·内蒙古呼伦贝尔·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美国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了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反对,不断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增加关税,中国被迫采取对等措施。下表示意部分中美两国互相加征关税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的产品差异表明
A.我国科技实力雄厚B.美国为原材料出口国
C.中美经济互补性强D.美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2.造成中美贸易产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市场容量
C.资源禀赋D.政策因素
3.为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相关企业可以
A.搬迁加工厂到美国B.降低销售价格
C.拓展业务渠道D.提升产品质量
2019-09-11更新 | 42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
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2.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
2019-04-06更新 | 60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纽约是美国东部最大的海港。伊利运河的开挖,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交通联系,同时改善纽约市的用水条件。伊利运河西起伊利湖出口处的布法罗,东至哈德孙河沿岸的奥尔巴尼。伊利湖流向安大略湖形成了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落差超过50米)。如图是伊利运河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德孙河与伊利运河接通后,奥尔巴尼附近上游河段水文特点的变化表现为(     
A.流量变大B.流速变慢C.含沙量变大D.结冰期变长
2.伊利运河修建对纽约市的影响是(     
A.增加大气降水B.缓解热岛效应C.扩大经济腹地D.改善市内交通
3.连接奥尔巴尼的伊利运河取水点没有选择安大略湖是为了(     
①降低开挖成本     ②实现水体自流        ③减轻河流结冰影响        ④扩大联系范围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0-06-16更新 | 8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