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7 题号:1327878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9月18日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一周年。一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持续好转。新中国成立以来,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开挖梯田一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三个阶段。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见下图)。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河口-龙门段输沙量、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变化图”。



(1)指出1995-2015年区间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说明治沟造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3)水资源是该地区振兴乡村经济的限制性因素,请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20年测得其水域面积1646km2,湖面海拔1048m,平均深度9m,最深处达17m。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左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右图)。

      

(1)根据材料,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试分析此举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湖区附近有大片农业区,试分析农业生产可能对当地水循环的环节造成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60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甲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钨矿、森林、旅游等资源,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丘陵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概述甲河流域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2)若甲河流域西北部地区植被遭受破坏,将对东南部地区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经济发展应与当地资源、环境相适应。试对甲河流域三大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11-20更新 | 2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读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河流的最大补给水源是      

(2)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推测其可能的人为原因。

(3)图中城市发展较快,近年来内涝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2018-11-26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